|
|
劳动者消费能力的限定、解放与发展———马克思对于三种历史条件下劳动者消费能力的分析及其启示 |
谭顺, 温立武, 郭乾 |
山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
|
|
摘要 马克思对于劳动者消费能力的研究采用了密切联系社会历史条件的特殊分析方法,即研究消费能力的特殊性,而不是消费能力的一般性。具体来说,马克思区分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革命、共产主义社会三种历史条件,揭示出劳动者消费能力从制度限定、根本解放走向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历史条件是影响或决定劳动者消费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消费能力的培育及提升既是个人承担的发展任务,也理应是社会承担的发展任务。
|
|
关键词 :
马克思,
消费能力,
劳动者,
社会历史条件
|
收稿日期: 2016-10-20
|
|
基金资助: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5CKSJ05); 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程项目 |
作者简介: 谭顺(1972-),男,山东淄博人,博士,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温立武(1964-),男,山东烟台人,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郭乾(1992-),男,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 |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8 卷[M]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8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7 卷[M]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7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5 卷[M]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5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4. [5] 列宁全集:第 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 [美]威尔·杜兰. 世界文明史:第 11 卷[M].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711. [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9 卷[M]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9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刘荣军. 财富、人与历史———马克思财富理论的哲学意蕴与现实意义[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5.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6.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12] 彭宏伟. 资本总体性:关于马克思资本哲学的新探索[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07.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M]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2.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册)[M]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81. [15] 周中之.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消费伦理[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7. [16] 尹世杰. 消费力经济学[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30. [17] 谢朝斌. 工业化过程与现代商品流通:发展与变革的国际考察[M].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77. |
[1] |
何干强. 论新中国对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3(9): 28-38. |
[2] |
谭劲松, 姚菲菲. 完整准确把握基本经济制度内涵创新[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2(8): 43-50. |
[3] |
潘石.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应对战略之策[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2(8): 29-42. |
[4] |
赵志强, 范建刚. 马克思消费思想的三重生态意蕴及其当代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1(7): 16-24. |
[5] |
李黎力. 明斯基与后凯恩斯主义:渊源、比较和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9(5): 39-47. |
[6] |
方兴起. 创立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是新时代的期盼——兼回应付才辉研究员的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9(5): 48-59. |
[7] |
王振中. 用马克思主义经典淬炼思想和指导实践——关于高校《资本论》教学的思考[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7(3): 5-13. |
[8] |
金梦迪. 货币信用在社会再生产平衡中的作用:协调与冲突——基于后凯恩斯主义存量-流量一致性模型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7(3): 45-53. |
[9] |
刘召峰. 孙冶方的价值理论:一个批判性剖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6(2): 33-44. |
[10] |
乔榛, 刘晓丽.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逻辑及现代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6(2): 17-24. |
[11] |
易淼. 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流域经济思想的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6(2): 45-54. |
[12] |
熊小果. 大卫·哈维“空间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批判限度[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6(2): 55-63. |
[13] |
张静. 尼·伊·季别尔对《资本论》的开创性研究及影响[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5(1): 60-66. |
[14] |
姬旭辉. 从“共同富裕”到“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演进与实践历程[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1(9): 42-50. |
[15] |
陈新阳, 钱智勇.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政治经济学的主体地位——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内容改革谈起[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0(8): 65-7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