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兼评“国进民退”、“国退民进”的争论 |
周新成 |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2 |
|
|
摘要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种基本经济制度, 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理论, 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提出来的。基于此,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绝不搞私有化;坚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绝不搞单一公有制。基本经济制度是讨论“国进民退”、“国退民进”的依据。在当前条件下, 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发展公有制上。
|
|
关键词 :
公有制,
私有化,
国进民退,
国退民进
|
收稿日期: 2010-02-15
|
|
作者简介: 周新城(1934-), 男, 江苏常州人,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 |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86.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69.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492. [5]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51. [6]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7] 第一财经日报[N] .2009 -12 -14. [8] 第一财经日报[N] .2009 -9 -23. [9]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21. [10]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1008. [11] 尼克松.透视新世界[M]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0:162, 163, 171. |
[1] |
何干强. 论新中国对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3(9): 28-38. |
[2] |
孔祥利, 谌玲.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从单一公有制到基本经济制度[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7(3): 27-35. |
[3] |
吴宣恭. 破除“所有制中性论”的错误认知[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4(2): 62-68. |
[4] |
邵彦敏, 丁宁. 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是实现共享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7(7): 23-30. |
[5] |
盖凯程, 周永昇, 刘璐. “国进民进”:中国所有制结构演进的历时性特征——兼驳“国进民退”论[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90(10): 15-27. |
[6] |
孙世强, 赵永强, 雷铭. 公共需求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实践定位:一个比较的分析框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1(1): 37-45. |
[7] |
周晓梅.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性研究——以马克思的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为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4(6): 35-41. |
[8] |
简新华. 从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看:共产主义是远大理想不是空想——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8(10): 23-31. |
[9] |
周新城. 一篇反对基本经济制度、鼓吹私有化的文章——评《中国经济新阶段的发展驱动转型与制度治理建设》一文[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7): 59-65. |
[10] |
李济广. 论所有制结构量化评估方法论所有制结构量化评估方法——兼与裴长洪研究员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7): 66-77. |
[11] |
周新城. 关于公有制为主体问题的思考[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6): 20-28. |
[12] |
王子林. 混合所有制改革视阈下的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5): 30-36. |
[13] |
程恩富,张 杨. 新形势下土地流转促进“第二次飞跃”的有效路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10): 55-61. |
[14] |
杨玉华, 党雪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困境与出路[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6): 20-26. |
[15] |
葛扬.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中国化的发展与创新[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10): 78-8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