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资本属性看劳资关系的平等性和公平性 |
龙斧, 刘媛媛 |
武汉大学战略决策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430072 |
|
|
摘要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资本在循环过程中的不公平、不平等问题,揭示了资本不可忽视的社会属性以及这种属性对劳资关系中平等性、公平性的影响。而"契约"作为连接资本与劳动力的重要环节,必然体现出二者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关系,契约自身的不公平性和不平等性揭示出资本所蕴含的、其自身无法解决的社会与经济两方面的公平、平等和正义问题。因此,资本经济属性的实现并不会必然导致公平和平等,而无视资本的社会属性,经济越是发展,公平与平等程度越低。
|
|
关键词 :
资本属性,
劳资关系,
契约,
平等性,
公平性
|
收稿日期: 2008-11-06
|
|
基金资助: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批准号77073081) |
作者简介: 龙斧(1959-),男,武汉大学战略决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东俄勒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终身教授。刘媛媛(1982-),女,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 |
[1] [13] [14] 资本论(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29、639、584. [2] 资本论(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96. [3] 吴敬琏.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176-178. [4] 科尔奈.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思索[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21. [5] Myrdal, G. The Political Element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Theory, trans. Paul Streete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4.Myrdal, G., 1957,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 London: Duckworth. Myrdal, G., 1989, "The Equality Issuein World Development",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79, No6, p.8-17. [6] 吴敬琏.必须提防和扼制权贵资本主义[J] .当代经济,2004,(5):1. [7] 何伟.论混合经济[J] .经济学家,2004,(4):15-19. [8] 刘小玄.中国转轨过程中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J] .中国社会科学,2003,(2):61-71. [9] 王朝辉."资本雇佣劳动"与"劳动雇佣资本"[J] .南开经济研究,2002,(2):52-57. [10] 刘微.国有资本预算:履行国有资本社会属性的重要工具[J] .中国总会计师,2006,(2):55-57. [11] 郭元晞.论资本的二重属性[J] .经济体制改革,1998,(3):8-14. [12] 徐可.资本两重性与经济剩余的扩张--马克思统一的非均衡经济学[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8. |
[1] |
张新春. 人工智能技术条件下资本主义劳资关系演化与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80(12): 12-18. |
[2] |
吴遵杰,吴张玲琳. 经典作家对中西方社会差异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5): 69-76. |
[3] |
赵秀丽. 赖特对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拓展:借鉴与局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67(12): 48-55. |
[4] |
陈荣荣, 陈彩云. 当前我国劳资关系的四个重要问题探析———西尔弗《劳工的力量》的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11): 45-53. |
[5] |
简新华. 节制资本,缩小贫富差距[J]. 当代经济研究, 2015, 0(5): 27-33. |
[6] |
钱箭星, 孟小泸. 发达国家生产方式的变革及其对劳资关系的影响[J]. 当代经济研究, 2013, 0(9): 45-52. |
[7] |
沈文玮. 资本主义企业经济民主的马克思主义解读[J]. 当代经济研究, 2011, 0(4): 17-21. |
[8] |
吴宏洛. 资本逻辑与劳动伦理[J]. 当代经济研究, 2011, 0(2): 14-19. |
[9] |
韩金华.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主要特征及其现实价值[J]. 当代经济研究, 2009, 0(12): 6-1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