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研究  2008, Vol. 0 Issue (2): 13-17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资本论》中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唐珏岚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部, 上海 200233
全文: PDF (156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资本论》虽然没有直接使用“ 国际资本流动” 这一概念, 但包含着丰富的国际资本流动思想。马克思认为, 国际资本流动的根本动因是追逐利润最大化, 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汇率, 科技进步改善了交通运输与通讯手段, 为资本国际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于一国而言, 国际资本的输入或输出会引起利率、汇率的变动。国际资本的流出只是危机的现象, 而不是危机的原因。资本国际流动一方面使资本主义的矛盾暂时得到缓和, 另一方面又把矛盾推向了更广的空间, 增强了危机的国际传递性。《资本论》中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对于我国合理利用外资、实施“走出去” 战略、防范金融风险, 具有巨大的指导价值。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利息率;汇率;经济危机;《资本论》;利润最大化;科技进步;利用外资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唐珏岚
收稿日期: 2007-11-12     
PACS:  F038.3  
基金资助: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在当代的实践与发展”(05BJL0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唐珏岚(1972-), 女, 浙江海宁人,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引用本文:   
唐珏岚. 《资本论》中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J]. 当代经济研究, 2008, 0(2): 13-17.
链接本文:  
http://www.ddjjyj.com/CN/     或     http://www.ddjjyj.com/CN/Y2008/V0/I2/13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