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值决定和价值形成--兼与蔡继明教授商榷 |
宋秀军1, 谭学武1 |
1.长春税务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1 |
|
|
摘要 通过分析商品在劳动生产力变化条件下的价值创造、价值决定、价值转移和价值形成等价值运动,本文认为所谓的“劳动生产力与价值量正相关的原理”不能成立,并在进一步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些结论和启示。
|
|
关键词 :
劳动生产力,
价值创造,
价值转移,
价值决定,
价值形成
|
收稿日期: 2002-08-01
|
|
作者简介: 宋秀军,男,长春税务学院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
[1] |
陈昊, 丁晓钦. 绿色制造机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9(7): 15-26. |
[2] |
刘海霞. 论超额剩余价值来源于社会总剩余劳动[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8): 68-67. |
[3] |
宋树理. 国际价值量变化的比较静态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7): 14-22. |
[4] |
王天义. 论价值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J]. 当代经济研究, 2015, 0(8): 15-19. |
[5] |
王小军. 广义价值论批判[J]. 当代经济研究, 2012, 0(3): 35-40. |
[6] |
张忠胜. 商品价值量决定与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基于价值转形视角的新认识[J]. 当代经济研究, 2012, 0(2): 51-56. |
[7] |
周晓梅, 宋春艳. 我国私营企业非劳动收入问题探析--以马克思剩余价值形成理论为基础[J]. 当代经济研究, 2011, 0(10): 60-63. |
[8] |
张忠胜. 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本质与现象[J]. 当代经济研究, 2009, 0(3): 15-18. |
[9] |
崔朝栋. 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J]. 当代经济研究, 2009, 0(10): 12-15. |
[10] |
岳宏志. 马克思价值量决定理论的数理阐释[J]. 当代经济研究, 2009, 0(1): 7-11. |
[11] |
朱沁夫. 《资本论》的逻辑与价值决定的两个问题[J]. 当代经济研究, 2005, 0(9): 14-17. |
[12] |
郭飞.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J]. 当代经济研究, 2003, 0(2): 18-20. |
[13] |
陈永志. 科学技术与价值创造[J]. 当代经济研究, 2002, 0(2): 13-16. |
[14] |
宋冬林, 蔡玉程. 对价值决定问题的再认识[J]. 当代经济研究, 2002, 0(2): 23-25. |
[15] |
戴达远. 劳动价值论的“ 真谛” 究竟是什么?[J]. 当代经济研究, 2001, 0(12): 1-5. |
|
|
|
|